返回

捡漏王陆飞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5章 捡漏进行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好姐妹可不一般,不过杨潞飞只在订婚的时候见过一面,萧雅洁一直说要找机会聚聚。

    她们当中除了发小之外,其余都是萧雅洁的大学同学,这些姐妹们学识能力都不一般,人品也能放心,萧雅洁有意邀请她们来帮忙。

    商量好晚上聚会的事情,杨潞飞刚挂断电话,马上又有电话过来了,而且还是一个外地的陌生号码。

    想了几秒,杨潞飞还是按下了接听键,一个怯生生的带着地方口音的声音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您好,请问是杨老板吗?”

    “你好,我姓杨!请问你是那位?”

    杨潞飞实在记不起见过这样一号人,不过出于礼貌,还是语气和善的回复。

    “那真是太好了!”

    对方似乎很胆小,抑或是有什么顾虑,语气里都听得出来。

    “杨老板,是这样的,我手里有一些好东西,不知道您想不想要?”

    在电话里,对方跟杨潞飞解释了号码是如何拿到的,手里东西大概的样子……

    “可以,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我就要了。”

    杨潞飞听了之后,没有丝毫犹豫,马上就答应了下来,看来他纠结过的问题这回可能会有答案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一直在琢磨着黄河边上李家村里的那些古玩珍品是怎么来的?

    “杨哥,还去潘家园吗?”

    见杨潞飞挂上了电话,钟明华问道。

    “去吧,很久没见到协会的同仁了!”

    参加缅甸公盘回国后,杨潞飞就没有来回京城协会,期间郎有利等人也打过电话,邀请他参加协会的活动,都被他以时间不合适为由推辞掉了。

    其实,自从他得到了“翡翠大王”的雅号后,很多见过面的协会会员都对他推崇备至,也勾起了很多没见面的会员们的兴趣。

    反正大家的心情各不相同,像郎有利自然是希望他多来,这样协会的人气更旺;而像翠苑的罗总,也希望他多光顾,为自己的赌石坊带来更多的生意。

    当然,更多的会员是想通过与他的交流,多学到一些赌石知识、分享一下经验或者说秘诀之类。

    毕竟人的名树的影,杨潞飞名声在外。

    很快,钟明华就把他们送到了潘家园,待杨潞飞和陈华下车后,自己就去找车位去了。

    潘家园的全名叫做潘家园旧货市场,是一个缔造神话,充满传奇的地方。

    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,这里还是一个古玩爱好者自发的古玩交易市场。

    当时,市场上没有管理人员,摊主们本就来自四面八方,虽然大多循规蹈矩,但各种造假欺诈行为屡见不鲜,这种乱像直到九十年代初,建起了交易市场,在相关部门管理下才正规起来。

    而现在让人怀念的,就是在潘家园造就了无数个口口相传的捡漏故事,而其中最传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“马爷”,说他在这里捡到了“百亿身家”,是当之无愧的“捡漏之王”。

    其实,行里人都知道是“马爷”赶上了好时代,那个时候的人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,对古玩都没什么认知,更谈不上花钱去买那些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旧玩意儿。

    其实,当年的潘家园还是有不少真货的,所以“马爷”基本上每次去都不会“空手而归”。

    据说,有一次某某花100块在地摊上淘了个一对瓷瓶,几个月后,这对瓷瓶出现在香江的拍卖会上,拍出了288万的高价。

    这样的故事,杨潞飞也听过不少,他还没和“马爷”打过照面,没见识过“马爷”的本领,不过,他知道现在要说捡漏,就是故宫里的专家也比不过陈华他们,就不要说和他比了。

    试想一下,只要陈华往市场上面一站,那些有灵气的真古玩就会马上被他发现,根本不需要什么鉴定过程。

    而和杨潞飞比捡漏,这不是找虐吗?

    潘家园里依旧是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,地摊上档口里各种“古玩”琳琅满目,应接不暇。

    杨潞飞也“看到”一些老物件散发着灵气,但市场价值尤其是研究价值不高,转了一圈没找到可以出手的,就和陈华走到了郎有利的“翡翠有礼”。

    “杨老板,好久不见!”

    一进门,就被人认了出来,杨潞飞笑着和对方打了招呼。

    “哎呀,杨老板,我说一大早就见喜鹊在叫,原来是有贵临门啊,里面请,里面请!”

    得到消息的郎有利马上从后院出来了,握住杨潞飞的手往后院的会室里领。

    “郎会长,别来无恙啊!你看大家都在这里,我们也凑下热闹吧!”

    院子里的一台油锯边上,围着一大群人,很多都是杨潞飞见过面的,估计应该是协会的会员。杨潞飞一走过去,大家就都和他打起了招呼。

    油锯的盖子已经盖上了,从里面传出刺耳的声音,听在赌石的耳中,却恍如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正在切割的话,估计毛料马上就会被送到杨潞飞的手上。

    

第85章 捡漏进行时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